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正文阅读 >
一、加强和客车厂家合作,利用客车厂家的技术平台为我服务。
1、保持2—3家客车供应商。
目前选购车辆必须严格控制在三种车型中。没有特殊情况,公司一般不再新增客车供应商。
2、要求客车厂家提供技术服务。
一是在购车时要求客车厂家进行“技术交底”——教育驾驶员了解客车厂家设计的理念,知道如何正确使用以达到厂家设计的最佳性能和效果。(胡总的手机比喻)二是在使用中注意发现共性现象,向厂家询求技术支持。请厂家进行技术讲座。三是要求客车厂家提供修理工的技术培养和技术传授以及后勤保障的支持。
3、跟踪、引导客车厂家新产品和新科技的开发。
一是提供我们的使用信息给客车厂家,引导厂家进行改进。二是把我们的需求告诉厂家,让他们在设计中为我们解难题。(如燃油控制问题)。三是敢于使用新车型。
以上措施只有在和优秀的客车厂家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广泛撒网式的采购方式在现阶段是不明智的,也是不科学的。
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和客车厂家达成紧密合作关系,实现修理外包。我们只用车,不修理。
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某客车生产厂家品种齐全、质量过硬、网络覆盖广泛、售后服务有充分的保障。因此,我们选汽车厂家必须选优秀的、最好的。
二、发挥客车修理厂的信息反馈作用,树立“以治人的手段治车”、“保健胜于治病”的现代机务管理和维护新理念。
1、致力推进机务流程再造和客运ERP平台的应用。
认真完善和执行“运修协议”。严格界定责任和义务,实现机务作业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务保养、维护计划和实施过程要上网,实现信息及时共享。有利于运修双方的沟通、协调和监督。
2、机务处应建立定期的运修双方信息传递、交流会。
修一方报告修理中发现的共性问题,以便运方在使用中注意防范。
运的一方报告修理后的使用情况,有利于修方加强改进。这种交流重点在客修厂和客分、旅分公司之间。时间周期一般以半月一次为宜。
3、两个运分公司的机务科、机务管理干部和管理人员要切实发挥机务管理的作用。
要根据客车厂家和客车修理厂传递的信息,结合车队内部爱车例保的教育、考核,加强对驾驶员正确操作、爱车例保的引导、监督和考核。
客运公司最大成本管理是机务管理。
三、总结优秀驾驶员爱车例保、节能降耗的经验,在全公司大力推广。
机务部门在这方面应向安全部门学习。
安全部门去年推出了李莉、朱云、李华等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在全公司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和正面教育、引导作用。
公司机务处应引导、规范、促进各运输分公司建立有效的、量化的、常规性的驾驶员爱车例保、节能降耗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机制。通过经常性的、规范化的、严格的考核考评,从中发现优秀者。象总结宛小琦工作法一样,总结优秀驾驶员这方面的经验,然后在驾驶员集体中广泛推广或强力推行。
“一刀切”的管理是愚蠢的管理。管理的诀窍和手段就在于发现差异化、制造差异化、消除差异化。
四、以提高客运生产效率和效益为工作中心,攻克机务管理的新问题、新难点。
目前我公司机务管理中最大的问题是燃油价格持续上涨、批零倒挂增加运营成本等,形势极其严峻。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公司机务管理面临的最大、最急、最紧迫、最重要的问题。
1、加油站已成为公司经营的最大成本包袱,怎么办?
2、公司的车辆能否实行外加油?
3、移动加油有无可行性?
4、防范个别驾驶员和加油工勾结倒卖油,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
5、油耗定额管理如何更有效、更合理?
五、尝试在机务管理中应用新车型、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1、节油的新车型;
2、修理的新技术、新工艺;
3、修理中需要的新设备。
六、重视修理工招聘、培训教育。
重驾驶员、轻修理工的观念必须纠正。
客运分公司要创造高效利润,离不开客车修理厂强有力的保障。
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机务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愈加重要。机务管理部门要从过去的采购部门、被动管理部门向指导、引导、主动管理、预见性管理部门转变。
机务管理和修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教育,机务处责无旁贷。要象安全部门招聘驾驶员一样重视上述人才的引进、培训,确保公司机务管理条线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的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提供确定性的有效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