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新闻频道 > 正文阅读 >

呼叫中心月度工作总结

2013-10-09 10:40  华大资讯网

谈到大多数呼叫中心座席跟质检人员的关系,用“针尖对麦芒”这个词形容再形象不过,但细一想不免有悲哀之感,大家都是呼叫中心里的一员,却因为岗位关系而对立,处于水火不容的境地。实际工作中,座席跟质检的关系也是不对等的。譬如我所在的呼叫中心,月度召开的质检组和话务组交流会上,质检人员拿着质检报告对着座席一通点评,而座席则闷声不吭,质检一急批评座席屡教不改,座席继续充耳不闻。长此以往,双方陷入沟通的死循环,看似提供给二者沟通的会议也渐渐流于形式。

现在呼叫中心都在提倡打造服务品牌的阶段,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协调解决座席跟质检的矛盾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大家需要的不是互相指责或者互摊责任,而是良好的沟通,近日我在与座席交流中也慢慢发现症结所在。

“我觉得质检人员不公正,谁跟质检关系好,他们打分就比较松,同样的问题有人不用扣,我就要扣,而且我最看不惯质检那副趾高气昂的样子,好像掌握了我们的生杀大权,为了一点分数而曲意逢迎讨好她们我做不到,反正我觉得自己做的客户很满意,不比别人差,她给我多少分我也不介意,”资深座席A感叹说。“我们每天工作那么辛苦,有时候系统故障,电话洪水一样涌进来,客户把气撒在我们身上。为了保障接通率,一急口语就多了,嘴巴都抽筋了,偶尔发音不标准,质检却不体谅,一天的辛苦换来的却是质检低分的回报,很让人心寒。我尝试去跟她们反映解释,她们就以扣分都是按质检标准来做的,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找借口把我打发,最后变成好像我无理取闹。跟他们沟通根本就没用,所以后来我干脆也不找他们了,”平时踏实认真的B说。这些座席平时看着没啥意见,可在质检人员不在场情况下,一场内部会议下来倒了不少苦水,庆幸的是目前座席与质检存在的主要冲突也浮出水面,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四方面:

1、扣分不一致的现象:同样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座席却实行不一样的扣分标准。

2、质控体系存在漏洞,没有一个完善的录音抽取标准:虽然现在质检人员有规定抽取录音的秒数,但可以凭权力选择录音打分,极大打击座席的积极性,也在无形中加大了质检人员人为把控座席分数的隐患。

3、过于强调质检评价对座席的绩效考核:目前在座席考核里面质检占比是最高的,受表扬的永远是分数高的座席,其他座席位的优点和光环却乏人关注,这对其他座席的工作积极性也是有很大打击的,同时也加深了座席对打出他们低分成绩的质检人员的不满。

4、质检跟座席质检的沟通出现了故障:双方掌握资源跟岗位性质不同导致了地位的不对等,造成座席说不上话的尴尬场面,只有质检给座席提改进建议和培训方案这种上对下的指导关系,而座席提出的一些个人看法或者改进建设意见却很难被接纳。

虽然这四个问题更多的是从座席角度出发总结的,但问题是双方造成的,责任亦然,重要的不是争论对错,而是要寻求合理解决措施。可想而知,如果直接去跟质检商量这些问题解决办法,他们的认可程度微乎其微,反而可能否认问题存在而误会是座席恶意所为,不可避免又是一场激烈的争吵,并且质检工作本来就很难做,质检人员也会有很多苦衷,硬碰硬是绝对不行的。但客观而言,这些问题又是切实存在,不解决则遗患巨大。苦加思索后,我终于找到了相对恰当的解决办法。

方案1:设立质检复核申诉流程,保障座席跟质检双方的权益。大体操作如下:中心给座席提供查阅其他座席质检评分跟录音的权限,由座席轮流担任质检成绩复核人员角色,对每天质检成绩复核,当发现质检扣分不一致的情况或者座席认为质检存在主观扣分、不实事求是情况下可以向上级负责人员申诉,具体流程大致如下:

复核录音,若发现需申诉问题——填写质检申诉表(主要包括录音流水号、质检表扣分项目、申诉理由说明等项)——组长受理——由上级负责人、组长、质检人员组成三方审核团重新核定录音质量,质检人员可以在此期间陈诉扣分理由,话务组长则提供申诉依据——最后由上级负责人决定申诉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质检人员需要根据审核意见修正分数。

上一篇:呼叫中心年终工作总结 下一篇:外科主任年度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栏目热点